官方集運查詢官方集運查詢>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段煉
12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獲悉,北京保險業在2019年完成全國首個農險投保電子化改革的基礎上,在北京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將於2020年12月5日零時起,在全國率先實現農險承保理賠全流程信息化。
據悉,2019年5月10日,北京保險業在全國率先啓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改革試點,為北京廣大農險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電子化承保服務。北京農險承保電子化上線至今,電子化投保率超過90%。此次的農險承保理賠全流程信息化正是在完成農險承保電子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
據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農險理賠信息化主要涵蓋報案信息採集、查勘定損、查勘定損結果確認、支付賠款及客户回訪等理賠業務全流程。保險公司通過客服電話、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種形式的在線報案渠道收集報案信息;在線指導養殖險消費者自助上傳受損影像完成遠程查勘,應用新技術輔助種植險消費者完成現場查勘;使用短信鏈接與農險消費者在線確認查勘定損結果;在線核實農險消費者個人信息及銀行賬户信息後支付賠款;通過電話、電子問卷等方式對農險消費者進行理賠回訪。
北京銀保監局財險處副處長舒樺表示,北京地區2019年以來開展的農業保險信息化的試點工作,是北京銀保監局指導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增強科技部門全面提升北京農業保險信息化水平的重大舉措和積極探索。為破解傳統農業保險人才戰略經營困境,提升服務質量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而對於試點實施的重要意義,舒樺表示,實施農業保險理賠信息化試點工作,打通了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現場操作的全部環節。北京將成為全國首個實現農業保險服務全流程電子化信息化的地區,將傳統依賴人力投入的面對面經營轉變為依靠信息技術的線上化經營,能夠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升經營管理效率,並有效減少人員、人畜的接觸,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給予支持。
對於下一步的打算和思路,舒樺表示:“試點的實施在即,希望各保險機構要繼續加強主體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堅決貫徹落實工作部署,推動試點順利上線實施。特別是要做好應急預案管理,加強人力物力保障。對於有可能影響保護合法權益的問題和情況,要第一時間發現、識別、分析、處理、解決。”他指出,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要繼續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對於可能出現的行業的供給問題,要及時組織加強研究,完善規範制度,確保試點順利實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繫。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官方集運查詢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0人蔘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